濱海決勝或重層阻殲?從「整體防衛構想」看台海防禦思維的 ... | 全台ATM分佈網
2021年2月17日—近來媒體報導,國防部有意修改過去的「整體防衛構想」(ODC),由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所提出的「戰力保存、濱海決勝、灘岸殲敵」,改為「 ...
2018年時,國軍落實「濱海決勝、灘岸殲敵」整體防衛構想,並列出10項已具備或待建構的「不對稱戰力」清單。 圖/國防部近來媒體報導,國防部有意修改過去的「整體防衛構想」(ODC),由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所提出的「戰力保存、濱海決勝、灘岸殲敵」,改為「多維防禦、重層阻殲、守勢持久、重點突破」。
這個決定,被視為是國軍[1] 揚棄李喜明時代的戰略構想,重新回到過去以「聯合防空、聯合制海、聯合國土防衛」為主的作戰指導。由於這可能還牽扯到人事方面的角力,因此更讓一般民眾如霧裡看花。
若先撇開這背後的紛擾,單純就軍事層面來討論兩種戰略的優劣,或可給我們更多的思考空間,也能讓大家進一步瞭解台海防衛的問題。
過去「制空、制海、反登陸」的防衛次序
首先,台灣的作戰環境非常特別,做為一個孤懸海外的大型海島,台灣海峽的寬度比英吉利海峽更寬,再加上這條黑水溝常年海象不佳,因此攻台的難度比諾曼地登陸還要困難許多。在進入長程雷達與各式飛彈主宰戰場的時代後,渡海船團被攻擊的危險性更高,稍一不慎,很可能全軍覆滅。
對中國來說,不可能在第一時間內,陸海空三軍齊發合力攻台,因為陸軍無法自己橫越海峽。渡海船團若想要運送地面部隊進行搶灘登陸,需要先奪得制海權,才能確保航道安全。而要奪得制海權,就是要先取得制空權。這也是為什麼過去台灣建軍的次序是「制空、制海、反登陸」,國軍的作戰指導是「聯合防空、聯合制海、聯合國土防衛」。
簡單來說,就是先避免失去制空權,再來是制海權,萬一真的都守不住,就進入國土防衛的階段,與解放軍的登陸部隊在灘頭決戰。
以前負責防空飛彈的飛彈指揮部隸屬於陸軍,在台灣周邊海域巡弋的海軍艦艇也擁有防空飛彈,再加上空軍自己的各式戰機,構成了台灣的防空戰力,這也是三軍「聯合防空」概念的由來。萬一失去制空權,空軍還能以疏散到東部基地的戰機,掛載空射型魚叉反艦飛彈,伺機支援海軍,維持制海能力。再加上岸射的機動型反艦飛彈,陸軍的炮兵與多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