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行政法院-認識本院 | 全台ATM分佈網
我國行政訴訟法制,始於民國3年北京政府設立之平政院,當時平政院除受理 ...
我國行政訴訟法制,始於民國3年北京政府設立之平政院,當時平政院除受理行政訴訟之審判外,尚設有肅政史,負責糾彈官吏違法事件。17年全國統一,設立五院,糾彈事件歸監察院職掌。21年11月17日公布行政法院組織法及行政訴訟法,兩法同於22年6月23日施行。司法院亦於同年6月24日公布行政法院處務規程,同年9月1日行政法院正式成立,採一級一審制,事件經行政法院裁判即告確定,不得上訴或抗告。
38年政府遷台後,行政法院遷入司法大廈辦公(74年10月遷至現址,81年12月現址籌建,85年6月竣工),行政訴訟制度仍延續舊制,初期案件量不豐,嗣因經濟發展,民生日富,教育普及等因素,國民權利意識抬頭,行政訴訟案件日漸增加,性質亦趨繁複。70年7月間,司法院鑑於當時行政訴訟法僅有34條,祇就若干重要原則予以規定,諸多程序則準用民事訴訟法之規定,為順應法治潮流,落實保障人民權益及促進公共利益之旨,著手研修行政訴訟制度,先後歷時11年始完成行政訴訟法及行政法院組織法修正草案。87年10月28日修正公布、自89年7月1日施行之行政訴訟法條文增為308條,廢止再訴願制度,並增加訴訟類型,除原有之撤銷訴訟外,尚有確認訴訟及給付訴訟等,另擴充暫時權利保護之規定。88年2月3日修正公布、自89年7月1日施行之行政法院組織法採二級二審制,依管轄區域設有臺北、臺中、高雄三所高等行政法院,掌理行政訴訟之初審及事實審,本院則由原行政法院改制為最高行政法院,掌理行政訴訟之法律審及終審審判,為我國行政訴訟制度之重大變革。
96年7月4日行政訴訟法再經修正公布,明定徵收裁判費、就審判權錯誤改採移送制,並修正訴訟代理及再審有關規定,自同年8月15日施行。前二者之修正,是行政訴訟制度之原則性變革。
為因應國際保護智慧財產權之浪潮,提昇司法審判智慧財產案件之專業及效率,我國於97年7月1日設立智慧財產法院,其層級相當於高等法院或高等行政法院,負責處理有關智慧財產訴訟事件。依智慧財產法院組織法第3條第3款及第4款之規定,智慧財產法院掌理涉及智慧財產權之第一審行政訴訟事件及強制執行事件,對於智慧財產法院上開裁判如有不服,可向本院提起上訴或抗告,乃有關智慧財產行政訴訟事件審判權之特別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