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太陽能產業拒當中廠備胎 | 全台ATM分佈網
2017年10月23日—洪傳獻小檔案.現職:新日光董事長.學歷:清華大學電機博士.經歷:工研院能源所 ...
新日光董事長洪傳獻。(記者黃耀徵攝)
記者張慧雯/專訪
台灣太陽能產業「整併」談了兩、三年,進度始終是「只聞樓梯響」。十月十六日,新日光、昱晶、昇陽宣布「三合一」整併案,預計明年更名為「聯合再生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甚至要爭取國家發展基金參與增資,為台灣太陽能產業揭開整併序幕,接下來籌組模組聯盟、矽晶圓聯盟消息不斷,正式揭開台灣太陽能產業整併元年。
率先起跑的新日光董事長洪傳獻強調,台灣太陽能廠淪為中國業者的「備胎式」代工廠已經很久了,這對台灣在全球太陽能產業而言,「是一個很危險的位置」;現階段正值政府大力支持綠能產業,具備「天時、地利、人和」的最佳翻轉時機,就算整併工作再艱困,此時不做更待何時!
請繼續往下閱讀...
問:台灣太陽能產業的困境為何?
答:台灣發展太陽能產業的營運模式,受到過去半導體業基礎的影響,所以多數業者都以太陽能電池為主;中國發展太陽能產業時,因越上游的產業投資金額越大,因此從上到下游呈現「金字塔」形狀,原料多晶矽(poly)的產能最少、矽晶圓(wafer)產能次之、電池片(cell)產能中等、模組(module)產能最大,兩岸太陽能產業結構大不同。
為什麼中國太陽能產業敢這麼做?因台灣的太陽能電池產能加總後是全球第二大,若中國模組廠發現太陽能電池片不夠時,除找自家人外,退而求其次還能找台灣業者代工,台灣太陽能電池廠可說是中國太陽能模組廠「備胎式代工」。
台灣電池產能全球第二 中國殺價最慘的是,台灣太陽能廠大多都是中小企業,簡單來說,就是「很好殺價」,中國業者到各廠商詢價、比價,台廠面臨最大困境就是「景氣不好時沒客戶、產能無去處,景氣好時、被客戶殺價」,台灣太陽能產業落入一個很危險的位置,必須改變,否則就永無翻身之日。
問:過去談了那麼久整併,為何都無疾而終?
答:我研究全球獲利較好的太陽能公司營運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