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跨立方」的美術館時代 專訪北美館新任館長王俊傑 | 全台ATM分佈網
2021年5月7日—即便是如繪畫和雕塑這般古典的藝術語言,也在這個時代的創作者、研究者與策展人的實踐中,醞釀著新的觀看。在戰後藝文機構發展的歷史當中, ...
2021-05-07|撰文者: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王俊傑 口述 / 非池中藝術網編輯陳晞撰寫整理
類型化正在崩解。面對當代創作,我們逐漸無法滿足於單一的語言訴說與展示。即便是如繪畫和雕塑這般古典的藝術語言,也在這個時代的創作者、研究者與策展人的實踐中,醞釀著新的觀看。 在戰後藝文機構發展的歷史當中,美術館的立方空間機制面臨到如文化實驗室、媒體中心,甚至如紐約曼哈頓新藝術中心「THE SHED」這般高度開放性、混合不同展示與推廣功能的大型展演機構的時候,以前瞻文化為核心價值的機構,要在當代學科與當代創作的跨領域浪潮中繼續其功能,僅是讓跨領域創作在空間中展出的這種經營策略是不足的。這是1983年成立的臺北市立美術館,自創館至今面臨到的環境。北美館本館與新建館舍及周邊相對位置,模擬示意圖。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北美館創館之後,隨即面臨到的是海歸藝術家與學者帶來的空間裝置、媒體藝術、替代空間等藝術浪潮。儘管硬體空間與組織架構是以參考國外美術館白立方空間為主,它仍舊承接了許多跨領域藝術展演,但在機構的限制之下,許多跨領域創作往往受限在「複合媒材裝置」,以及限時展覽檔期形制的框架下被理解。38年過去,制度與硬體體現出來的美術館機制,如同穩住框架的釘子與接著劑,時間歲月下不免疲乏,儘管有行政體系修補軟體思維,但它依舊逐漸被當代創作與行動的豐沛與複雜程度而撐開機制結構的縫隙。這是王俊傑上任北美館館長所面臨到的機構問題之一。 作為藝術家、策展人,王俊傑自1994年在北美館的初登場個展「十三日羊肉小饅頭」、參展1998、2000年台北雙年展、策劃2005年「異響-國際聲音藝術展」、2006年台北雙年展,到2015年與多組團隊共同製作的沉浸式展演《索多瑪之夜》,展現他的跨領域創作實踐。而作為當代藝術家背景的館長,王俊傑企圖以跨領域方法作為取徑,將北美館從白立方機制轉變為「跨立方」思維,催化美術館機制與營運邏輯,以此讓北美館邁向下個世代。從創作影響到機構制度,這種跨立方思維,承襲自美術館現代化的白立方空間意識型態、戰後興起的文化實驗室浪潮,與網路時代與虛擬技術的影響。以跨領域為方法,自機構內外的組織結構與行政資源上,回應當代創作與行動的一種跨領域美術館思維。然而,王俊傑上任的時間點面臨到的環境,大致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