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能大廠合併合體聯合再生能源要為產業轉型走品牌路 | 全台ATM分佈網
2019年3月6日—由三家太陽能大廠新日光、昱晶、昇陽光電合併完成的聯合再生能源,...集邦科技分析師曹君如指出,供過於求的狀況不會影響中國太陽能一線大 ...
由三家太陽能大廠新日光、昱晶、昇陽光電合併完成的聯合再生能源,喊出明年營收上看五百億元目標。 董事長洪傳獻直說,未來不再注重毛利有限的太陽能電池,而是要在全球蓋電廠,打響台灣品牌。
年關前幾天,喧嚷多時的再生能源躉購費率塵埃落定。去年十一月底,經濟部能源局的一場記者會,預告將把太陽能費率大砍超過一成,經過兩個月折衝,最後地面型太陽能[1]費率降幅定調四.三一%,聯合再生能源董事長洪傳獻心頭的大石才終於放下。
整個太陽能產業都像洪傳獻一樣,懸著心等那幾個數字的轉圜,「從十一月發布(躉購費率預告)開始,台灣沒有人在蓋案場了!」洪傳獻一貫平穩的語調急了起來。算一算,十二%降幅得出的案場投資報酬率約二%到三%,這數字和原本九%至十二%的投資報酬率完全不能比。
史無前例 三大廠合併成巨擘
這幾個數字牽扯出的流言蜚語更匪夷所思。洪傳獻聽到有人說製造太陽能板的耗電量比二十年發電總量更多,也聽過太陽能會造成大量汙染……。「這也是專家、那也是專家,訊息就會變成這樣子。」他嘆了一口氣說,「我做太陽能的,都不太敢評論風力了。」
台灣的再生能源政策剛上路,產業也在關鍵成長期,分毫之間牽動的是從多晶矽、晶圓、電池、模組到案場的七萬人生計與產業命脈。今年結局是政府讓步,但每年年底都得重新研議新年度再生能源躉購費率,要如何避免這一幕再次上演?洪傳獻的答案是使命感,「很多人碰到任何障礙、困難就轉彎或停住,但勇於任事、有使命感的人不是這樣,而是會想辦法排除它。」
太陽能碰到的障礙,應該是台灣所有產業發展過程中,數一數二險惡的。台灣當初切進太陽能產業,選的是半導體基礎可以輕易發展的太陽能電池。二○○五年後,市況大好,如茂迪[2]、昱晶、益通等太陽能電池廠都曾站上股王寶座,股價狂飆從數百元至千元之譜,年賺一個股本根本不是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