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覓真心——側寫「心之所向——館藏遼金佛教 ... | 全台ATM分佈網
博物覓真心──側寫「心之所向──館藏遼金佛教造像特展」之一.文/中台世界博物館副館長、木雕分館館長見排法師.「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 ...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對於歷史的學習,大多來自書本中的描述;歷代史實此起彼落地敲打在丹青卷冊上,為後世留下一曲曲讚歌與警語。然而,史之為史,大多是後世對於前人的評述;「讀史」到最後,無非一個「我」、一個「他」,一個不留意,難脫「本位」史觀的認知侷限。於是,「讀物」的重要性也就應運而顯;能夠跳脫歷史描述,從「物」為出發點,重新認識當時的人、事、物,也是參觀博物館的最大學習特色之一。
文物為窗 窺見遼金史實
歷史記載告訴我們,起於遼水(今遼河)的契丹人與源於金水(今阿什河、松花江支流)的女真人,先後在當地建立了遼金兩朝,各別與北宋、南宋比鄰。歷史上著名的「燕雲十六州」、「高粱河之戰」、「澶淵之盟」、「靖康之難」、「紹興和議」……都是人們對於遼金與宋室交手的重要記憶。在這樣的記憶當中,人們很容易將遼金兩朝視為南下侵擾漢人宋室的「馬逐水草、人仰湩酪」的「魯猛異族」。
然而,在那些歷史轉折點的背後,其實並非單因單緣。例如:在亞洲歷史氣候變化紀錄中,後人發現在唐宋之期,曾出現氣候冷暖變化的現象。當唐代的《酉陽雜俎》告訴我們,天寶年間在長安能產出如蜀道貢柑一般美味的柑橘時,北宋後期的太湖卻因天寒冰封,讓當地同樣享有美名的柑園全數凍損;長年居住在「多寒多風」的大漠之民,難免因為追尋賴以維生的草場而選擇南犯。另一方面,遼太宗以「因俗而治」的兩面官制度為遼代二百多年的國祚,打下了兼容並蓄的堅實基礎;遼道宗致力於「吾修文物彬彬,不異中華」。此後的金代君主,更進一步將遼代的二元治理框架,推向單一漢制,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後續朝代的新格局。我們發現,單從單一史料記載或既有史觀角度來了解「歷史」,恐怕容易漏失一些細節。
中台世界博物館木雕分館策劃了本次「心之所向——館藏遼金佛教造像特展」,便是希望藉由精選展出的十三件展件,為各方大小朋友打開另一扇觀史之窗,讓大家能夠從「物」的視角,認識遼金兩朝人們的生活樣態,以及他們心底深處的願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