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觅真心——侧写「心之所向——馆藏辽金佛教 ... | 全台ATM分佈網
博物觅真心──侧写「心之所向──馆藏辽金佛教造像特展」之一.文/中台世界博物馆副馆长、木雕分馆馆长见排法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 ...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对于历史的学习,大多来自书本中的描述;历代史实此起彼落地敲打在丹青卷册上,为后世留下一曲曲赞歌与警语。然而,史之为史,大多是后世对于前人的评述;「读史」到最后,无非一个「我」、一个「他」,一个不留意,难脱「本位」史观的认知局限。于是,「读物」的重要性也就应运而显;能够跳脱历史描述,从「物」为出发点,重新认识当时的人、事、物,也是参观博物馆的最大学习特色之一。
文物为窗 窥见辽金史实
历史记载告诉我们,起于辽水(今辽河)的契丹人与源于金水(今阿什河、松花江支流)的女真人,先后在当地建立了辽金两朝,各别与北宋、南宋比邻。历史上著名的「燕云十六州」、「高粱河之战」、「澶渊之盟」、「靖康之难」、「绍兴和议」……都是人们对于辽金与宋室交手的重要记忆。在这样的记忆当中,人们很容易将辽金两朝视为南下侵扰汉人宋室的「马逐水草、人仰湩酪」的「鲁猛异族」。
然而,在那些历史转折点的背后,其实并非单因单缘。例如:在亚洲历史气候变化纪录中,后人发现在唐宋之期,曾出现气候冷暖变化的现象。当唐代的《酉阳杂俎》告诉我们,天宝年间在长安能产出如蜀道贡柑一般美味的柑橘时,北宋后期的太湖却因天寒冰封,让当地同样享有美名的柑园全数冻损;长年居住在「多寒多风」的大漠之民,难免因为追寻赖以维生的草场而选择南犯。另一方面,辽太宗以「因俗而治」的两面官制度为辽代二百多年的国祚,打下了兼容并蓄的坚实基础;辽道宗致力于「吾修文物彬彬,不异中华」。此后的金代君主,更进一步将辽代的二元治理框架,推向单一汉制,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后续朝代的新格局。我们发现,单从单一史料记载或既有史观角度来了解「历史」,恐怕容易漏失一些细节。
中台世界博物馆木雕分馆策划了本次「心之所向——馆藏辽金佛教造像特展」,便是希望借由精选展出的十三件展件,为各方大小朋友打开另一扇观史之窗,让大家能够从「物」的视角,认识辽金两朝人们的生活样态,以及他们心底深处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