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防重點:非對稱性戰力與國造武器 | 全台ATM分佈網
2021年4月16日—為因應中國軍事威脅升高,台灣在調整防衛策略,轉向小型、機動、具殺傷力而且相對成本往往較低的非對稱性武器系統,目的是在萬一遭到攻擊時,可以嚇阻 ...
軍方策士說,非對稱性平台可強化台灣整體作戰能力,提高中國犯台的代價(此版本是透過原文翻譯,英文版則是透過陳又銘先生翻譯)
中華人民共和國威脅以武力併吞台灣已有70年之久,直到最近幾年,中共因為中國軍力快速現代化、民族主義風潮興起,加上北京相信時間充裕,因此日漸壯膽,對台的威脅也才更為真實。
2019年1月,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說,「兩岸統一是歷史大勢」,並說「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美國是台灣的主要安全夥伴,而美國軍方的策士已公開表達關切。美國在亞太地區最高軍事指揮官戴維森海軍上將3月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聽證會上說,「這個威脅在這個10年很明顯,事實上是在未來6年內」。前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麥馬斯特也在3月告訴參議院軍事委員會,台灣是「當前最可能引發大規模戰爭的衝突熱點」。他說,北京在主辦2022年冬季奧運之後的階段,是台灣「最危險」的時候。
為因應中國軍事威脅升高,台灣在調整防衛策略,轉向小型、機動、具殺傷力而且相對成本往往較低的非對稱性武器系統,目的是在萬一遭到攻擊時,可以嚇阻實力大於台灣的敵人,把台灣和周邊地區變成像一隻「豪豬」,讓中國解放軍無法輕易吞噬。此外,台灣將逐漸走向在海上打敗來犯的敵軍,而不是等到敵軍登陸之後。
蔡英文總統去年說:「我致力依據整體防衛構想,加速發展不對稱戰力。這將是我們未來的第一要務。」台灣的整體防衛構想最早是在2018年提出。
安全顧問業者偉權顧問公司的全球總裁余偉權說,非對稱作戰策略是合理的,「因為如果台灣要跟中國比軍艦和飛機的數目,會有財務上的挑戰」。余偉權之前曾任美商雷神公司在台灣的負責人。
曾是美國陸戰隊軍官的華府智庫安全政策中心資深研究員紐夏說:「除了正確地利用豪豬策略使台灣難以攻打之外,有個很有說服力的主張是台灣軍方也應該往外看,越過台海盡可能往外延伸,以打擊解放軍的作戰能力。」
台灣近來的軍購反映了這樣的思維,例如美國國務院去年10月通過出售給台灣的岸置魚叉飛彈,既可攻擊海面上的中國軍艦,也可以攻擊它們出發的海港...